在吃過很多家的麻辣湯底後,其實我認真想找一款不錯的白湯湯底,因為白湯那種熬煮過的韻味,自認為很難在眾多湯底包中找到差不多的感覺,所以找到一款厲害的白湯湯底,是我心中一個小小的願望(喂)。之前全聯的火鍋湯底包在做促銷的時候,就順手買了這款太和殿的大骨煲湯,想說便宜就加減買來吃一下,不知道這款白湯能否過關呢?馬上來開箱試吃看看!
太和殿大骨煲湯介紹
太和殿白湯主打用大骨和新鮮食材精心熬製而成,煲過的湯底可以濃縮食材的精華。外包裝是墨綠色搭配白色的湯頭,看起來是有一種尊貴不凡的感覺。太和殿除了大骨煲湯之外,也有推出麻辣紅湯、花椒雞湯、胡椒豬肚四種湯底。
- 大骨煲湯湯底成分:萃取液(水、豬大骨、豬龍骨、薑、洋蔥、鹽、豬肉抽出物、豬油…蔗糖)、枸杞。
- 建議食用人數:2-3人份,(800克)
- 市售價:$189
大骨煲湯烹調方式
火鍋湯底其實不太需要特別的烹調,基本上就加湯底、加水、加料。毫無任何技巧可言,這也是為何我那麼愛買火鍋湯底的原因?不過還是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斟酌加水調配味道,以下是太和殿官方建議的烹煮方式,大家自行參考唄。
步驟一、打開湯底包倒入鍋中,並加入「400cc」水
步驟二、將鍋底煮沸後,即可加入喜愛火鍋料
步驟三、煮熟後就可以直接開吃
※湯底非即食,使用前應充分加熱
大骨煲湯火鍋料搭配

雖然湯底煮好放在那就是想加什麼就加,但個人認為有一些火鍋料跟這種類型的白湯搭起來比較讚!
- 肉類:肉類選擇上,豬肉和雞肉口感都偏清淡,比較適合搭配白湯;相反地因為牛肉都會有帶一點微酸,所以比較適合搭配番茄或是麻辣湯底。
- 主食:可以選擇烏龍麵或拉麵這種容易吸附湯汁的麵體,跟大骨煲湯一起煮會有一種在吃豚骨拉麵的錯覺。
- 蔬菜:個人覺得像是高麗菜、娃娃菜會跟湯頭搭一些,我記得我這次煮是準備小白菜,是也不差但就覺得可以更好。
大骨煲湯試吃心得


接下來就來介紹一下試吃大骨煲湯的簡單心得。其實烹煮的方式跟官方的步驟差不多,只是我的水量大概就加300 cc左右,因為這種白湯如果水加太多很容易就變成一般的高湯。火鍋料的部分有豬肉片、豬培根、竹輪、小白菜…等等,跟大骨煲湯搭在一起很不錯。至於湯頭的部分,因為我只加了300 cc的水,所以湯頭還蠻濃郁的,但必須說這款大骨煲湯可以喝出一個骨頭的韻味(??),是不難喝但就感覺好像有一點怪怪的,好像沒那麼天然的感覺,雖然我知道這種湯底本身就要經過加工處理,但就還是覺得有點不自在,完全是萃取物口感的湯底。整體來說太和殿的大骨煲湯不討厭也沒到喜歡,中規中矩一般般。
太和殿大骨煲湯整體評價
關於這個湯底包阿~給個B應該還算合理,整體的評價如下:
- 價格太貴:其實我有點忘記當初買的價格,記得是超過$150,全聯的線上賣場售價是$189,如果只有一包800g的湯底但卻要這個價格,個人覺得不太划算,即便不跟自己比,放眼市面上出品其他湯底包,這個價格還是略嫌太貴。
- 份量適中:一般這種湯底要評價份量,個人會用湯頭的濃縮程度來比較,因為如果單看吃不吃得飽就加水即可,因為這款大骨煲湯的湯頭比較濃,所以個人認為即便加入400-500CC的水應該都還不至於過淡,餵飽2-3人應該是沒啥毛病。
- 湯頭尚可:至於湯頭的部分我認為算是中等,至少大骨熬煮後的韻味是有的,不過可能是因為加工料理的關係,所以還是有參雜一些不是那麼天然的味道,總結來說就是喝完沒啥特別的感覺,但考量到價格可能不會在入手。
- 香氣偏淡:雖然太和殿大骨煲湯的湯頭蠻濃的,但是鍋底煮滾後其實並沒有很濃的大骨香氣,個人認為香氣在火鍋湯底蠻重要的,因為可以增加食欲,也會有一種在吃「火鍋」的感覺。